一个纸箱、一个快递用的塑料袋、一大把充气填充材料、缠了一圈又一圈的胶带、一张运单……太原市民雷女士熟练地用剪刀拆开包裹,取出网购的一瓶化妆品,随后将其它的包装物全部扔进垃圾桶。这是她一天内收到的第3个包裹了,“除了个别大而完好的纸箱会留着装东西,其余都是直接扔掉。”雷女士说。
雷女士只是我国数量庞大的网购人群中的一员,但她的行为非常具有代表性。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,去年,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,其中约60%来自电商。一件最普通的快递往往已经包含纸箱、运单、塑料袋、胶带等多种包装物,有的还要套上编织袋、装填缓冲材料。由于数量巨大,这些材料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,简单丢弃后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。正因如此,让快递包装“绿”起来已经不仅仅与快递企业相关,更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的重要问题。
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1日,我国《快递暂行条例》正式实施。其中,第九条明确提出:“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、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,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,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。”新规的实施能否让快递包装变“绿”?绿色快递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?包装展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2018电子商务包装&供应链展览会带您洞悉电商行业趋势,力争做业界领先的包装展,聚焦新零售时代产品包装、供应链包装,电商包装展区、绿色包装展区、包装材料展区精彩不断,期待您的莅临。
快递的“马甲”
和雷女士一样,不少人在处理快递包装时都选择一扔了之。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太原市民,他们大部分都表示不知道《快递暂行条例》中关于绿色包装方面的规定,且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会把包装直接扔掉。
而对卖家和消费者来说,多一层包装更意味着多一重保障。
“对于我们来说,快递运输环节是不可控环节,所以我们只能从自身方面把风险降到最低,尽量把包装包得可靠一些。”在淘宝上经营一家玻璃制品店的秦女士告诉记者,就算是同样的商品,包装好的买家给好评的几率就会大,因为买家的评价对生意好坏至关重要,因此绝大多数商家都会在包装上多下功夫。
就这样,买家为了物品完美无缺,希望包裹得结实些;卖家为了顾客不给差评,在包装上做足文章;快递公司宁可多包一层,来降低赔偿顾客损失的风险。如此,快递包裹只能穿上厚厚的“马甲”。
破“围”之举
事实上,近年来,快递业产生的垃圾问题早已不是新鲜话题,针对其制定的“绿色瘦身计划”也有不少。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,《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》、《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》以及《快递封装用品》等系列标准,都为打造绿色快递提供了政策保障。
去年以来,国家环保方面的多项举措再次将快递垃圾推向民众关注的焦点。“洋垃圾”禁令升级,废纸进口标准提升,国内纸价上涨,快递行业的包装纸需求大涨;全国两会提出探索快递绿色发展新方向的议题;国家发改委网站开设专栏,向社会各界收集遏制“白色污染”建议……
去年,京东推出了瘦身胶带,将胶带宽度减少了8毫米,在不影响封装效果的同时,一年可以减少近1亿米胶带的使用量。用户也可以将可重复利用的快递包装交给配送员,还将会换取一定的奖励。
苏宁则推出了可以重复使用的“共享快递盒”。通过锯齿形箱盖咬合取代胶带封装,不仅节省纸张成本,还减少包装的浪费,客户签收商品后,快递员将快递盒回收带走,循环利用。这种循环使用的快递盒内部制作成本大约在25块钱左右,使用寿命能达到1000次。这种快递盒还有可折叠功能,在快递配送和运输途中更加方便。
在环保袋使用方面,韵达速递目前使用可作为集包袋多次循环使用的环保袋。其优点主要是:材料耐用耐磨,可多次重复使用,以减少一次性编织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;采用抽绳,较拉链更牢固,耐用性更好,具有多次使用的特点,节约客户成本。
未来可期
虽然部分企业对快递包装的绿色化有所探索,但是相关企业负责人也曾对媒体坦言,新型环保材料成本相对较高。“从长远的效益和保护环境的立场出发,企业有责任去推动这件事,但是绿色包装的成本会比一般的包装高很多,全面普及恐怕还有距离。”省物流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。
的确,对于数量庞大的快递包装物来说,“可降解”并不是最优先考虑的绿色方案,因为可降解材料的成本高,推广起来非常困难;“循环重复使用”应该是最优先考虑、也最易推广的方案。这就要求建立末端循环使用用户信任体系,让可循环包装真正顺利实现循环使用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我国快递包装物的回收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,包装物多是以社会回收为主。“据我们调查,纸箱的回收做得不错,但塑料等包装物的回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上述负责人认为,回收体系的建立前期投入很大,需要借助社会资本,国家有关方面应该给与更多政策支持。
有人质疑,未来快递的包装是否真的能变“绿”?快递包装是否真的能实现共享?这些确实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时间来证明。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,当行业标准完善、技术跟上脚步、政府监管到位、环保意识提升之时,绿色快递就在不远处。
来源:山西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