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包装展获悉,记者从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会上了解到,宁波多部门将共同发力专项整治过度包装的现象,重点对农副产品、食品、礼品、快递、外卖、穿戴消费品等过度包装采取必要限制措施,严格落实“限塑令”,研究制定限制一次性消费用品的政策法规。
2018电子商务包装&供应链展览会带您洞悉电商行业趋势,力争做业界领先的包装展,聚焦新零售时代产品包装、供应链包装,电商包装展区、绿色包装展区、包装材料展区精彩不断,期待您的莅临。
过度包装越来越奇葩,网友吐槽污染浪费
“过度包装”现象如今普遍存在。最近,国外网友发起了一个活动,让大家晒出自己遇到的那些过度包装的商品:一粒药丸三层“衣”、真空包装的剥皮蒜瓣,小U盘使用超大盒子来装……众多过度包装现象遭网友吐槽太污染、太浪费。
众所周知,包装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,适度包装有保护商品、便于储运、利于计量、提高附加值等作用,但近年来,过度包装的盛行却让包装“变了味儿”。部分企业为提高商品价格,片面在包装上做文章,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、包装空隙过大、选材用料失当、包装物难以回收利用、包装成本过高,甚至搭售贵重物品等。左一层又一层的包装不仅增加了商品成本,制造的大量固体垃圾还加剧了污染问题。
据了解,中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/3,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/2之多,成为了增长速度最快的废物流之一。包装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,每年世界各国政府都要为此花费数十亿美元处理这些垃圾。
快递“过度包装”,生态环境负担过重
过度包装已成为快递行业的通病。除了商品包装上的奢侈浪费,在网购盛行的当下,快递包裹层层包装同样给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。
目前市面上的包装以纸张、玻璃、塑料等为主,其原材料大多源于木材、石油、钢铁等,这些包装消耗了大量资源。有专家表示,以包装的用纸量为例,制作一吨快递包装箱需要用20棵树龄为20—40年的树,过度包装造成资源能源的严重浪费,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相背离。
数据更能说明问题,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《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》显示,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.8亿件,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、约68亿个塑料袋、37亿个包装箱以及3.3亿卷胶带。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万吨,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,与新发展理念明显相违。
可见,天量包裹带来的天量包装废弃物,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想而知。
德国出新招,“无包装超市”渗透环保理念
为响应“给环境减负”理念,环保人士纷纷倡导减量、可降解及循环包装等。在欧美等国,甚至推出了“无包装超市”。
——在柏林,作为第一家“无包装超市”,这里的商品只有“无包装”和“简易包装”两种。如果消费者来买东西最好是自备容器,如果没有外包装袋呢?超市会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帆布袋和纸袋。比如,店内中高档酒,没有任何包装;巧克力也是“简易包装”,甚至连一些奢侈品也无包装,最多给一个纸袋。
无包装超市的推出,生意却十分火爆。其崇尚的“零废物”理念,也渗透到了供应链的每个环节。
包装空隙率有铁门槛,源头减量+循环利用为王道
据了解,根据德国包装法规定,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10%、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30%的,就应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“商业欺诈行为”。包装越奢华,制造商付出的包装回收费就越多。在我国,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》的国家标准对食品和化妆品规定了强制性指标――包装空隙率,也就是商品销售包装内不必要空间的体积占包装总体积的比例。这道“铁门槛”规定,糕点的包装空隙率上限为60%,饮料和酒不得超过55%,保健品和化妆品不得超过50%。
面对过度包装造成的环境污染,还要从两个方面解决:一方面,要建立、完善包装法律法规,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过度包装现象的产生。其次,要对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的回收处理。相关环保专家表示,重复使用和资源化处理,是减少包装废弃物终端总量的王牌,我国应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,进一步细化责任,双管齐下化解过度包装的难题。
来源:浙江新闻网